作业帮 > 医药学论文 > 教育资讯

医药学论文: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84例直肠癌结果分析[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4 16:02:01 医药学论文
医药学论文: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84例直肠癌结果分析[1]
医药学论文: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84例直肠癌结果分析[1]医药学论文
【免费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关键字:肿瘤 超声 直肠癌 晚期 组织 时间 临床 治疗 患者
  【摘要】 目的 了解HIFU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应用FDP-BYO1肿瘤热机对直肠肿瘤进行超高温(70~100℃)热疗,并对直肠癌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前后直肠镜和彩超的征象改变进行比较评价HIFU近期治疗效果。结果 84例直肠癌治疗后直肠镜和彩超显示HIFU治疗区内组织呈凝固性坏死表现。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皮肤灼烧、胃肠道穿孔及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HIFU技术对治疗中晚期直肠癌是一项近期效果明显又十分安全的新型局部治疗技术。


  关键词 高强度聚集为超声 直肠癌


  自2001年4月~2004年2月我热疗科使用FDP-BYO1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为84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共实施480余次治疗,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84例经肠镜、影像学及病理确诊为直肠癌且均符合中晚期直肠癌诊断标准,其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25~85岁,中位年龄55岁。肿瘤最小0.8cm×1cm,最大约6cm×8cm。伴淋巴转移14例,伴肝转移24例,均失去了根治性外科治疗的机会;其中64例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均需服用吗啡控释片止痛。


1.2 应用设备及主要参数


FEP-BYO1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国药管械(准)字2000第323044号)输入功率0.5~2KW,有效治疗深度2~15cm,治疗介质为脱气自来水,实测焦点3mm×3mm×8mm,效应焦点最大为6mm×6mm×10mm,常用的治疗数据(热剂量因素)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参数:(1)输入电功率值,为1~2KW。(2)单元发射时间(t 1 ):指每次发射脉冲串的持续时间,一般在0.1~0.2s。(3)占空时间(t 2 ):指二次发射之间总次数,一般在30~80次。上述参数视肿瘤层次深浅,肿瘤组织密度和声吸收率适当进行调整。实际治疗中的治疗点的划分和焦点的位移在自控状态,由计算机自动划分进行。


1.3 适应证的选择原则和不适应证


FEP适应证的选择可以概括为“凡是腹腔、盆腔内用机载B超可观察全貌的实体肿瘤均可进行FEP治疗。”当然,选择适应证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因素为不适应证或禁忌证:(1)治疗靶皮距小于1cm,容易引起皮肤灼伤。(2)全身过度衰竭者不适。


1.4 治疗体位


FEP-BYO1治疗机床面有一个中间空洞平台,采用坐位。


1.5 临床疗效观察


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复查直肠镜组织活检和彩超,对比治疗前后的变化,判断治疗范围和治疗区内组织治疗前后的变化。所有患者治疗后每4个月随访1次,观察生存时间。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很好地耐受HIFU治疗,治疗过程中血压、心率等重要生命体征均保持稳定,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84例患者复查直肠镜组织活检肿瘤病灶呈凝固 性坏死和腔内彩超治疗前后提示病灶区血供明显减少,但治疗区范围未完全覆盖病灶,8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3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3.6个月。


2.1 HIFU的止痛效果


4例患者中有64例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经HIFU治疗后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明显减轻(即程度减少2级)者26例。


2.2 并发症


本文480余人次HIFU治疗均未采用任何麻醉,治疗时无疼痛,全部治疗未发生功率超上声皮肤烧伤,未发生胃肠道穿孔和大出血等并发症。个别病人曾有短暂大便带血,经对症处理后,很快好转。


  3 讨论


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无适用于临床又可靠的无创测温方法,因此作者在实施FPE时进行治疗靶癌组织的温度测定,70℃~100℃的概念及治疗参数是根据笔者早期大动物模拟实验结果建立起来的 [1] 。焦点区高能超声波可产生瞬间空化效应,使靶区内细胞的膜性结构产生瞬态压缩和膨胀,直至崩溃,细胞的膜性结构失去连续性,导致细胞器破裂等不可逆损伤,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2~4] ;热坏死之后的病理转归过程为坏死、液化和纤维化,空腔脏器受HIFU辐射后,在靶区浆膜面形成热粘连,可有效防止穿孔 [5] 。


  本医药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