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的意义?《学记》是我国第一篇系统阐述教育思想的文章.其思想影响是深远的,具体的,它在中国教育史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对后来的哪些教育家、教育思想的产生造成了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2 11:04:59
《学记》的意义?《学记》是我国第一篇系统阐述教育思想的文章.其思想影响是深远的,具体的,它在中国教育史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对后来的哪些教育家、教育思想的产生造成了影响/

《学记》的意义?《学记》是我国第一篇系统阐述教育思想的文章.其思想影响是深远的,具体的,它在中国教育史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对后来的哪些教育家、教育思想的产生造成了影响/
《学记》的意义?
《学记》是我国第一篇系统阐述教育思想的文章.其思想影响是深远的,具体的,它在中国教育史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对后来的哪些教育家、教育思想的产生造成了影响/

《学记》的意义?《学记》是我国第一篇系统阐述教育思想的文章.其思想影响是深远的,具体的,它在中国教育史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对后来的哪些教育家、教育思想的产生造成了影响/
《学记》
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年代约在战国晚期.《礼记》主要记录秦汉以前儒家关于礼(包括典章、制度、仪节等)方面的言论,传说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三传弟子记录,后由西汉戴圣编辑成书.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务,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师和尊师的思想.《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
《学记》
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年代约在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务,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师和尊师的思想.《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
《学记》的教育思想:
1.《学记》的教学原则
继志原则
《学记》还提供了另一个教学原则,即“继志”.它认为:善于唱歌的人让别人接续其音调,善于教人的人让人继续其志向.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够做到言辞简约而意思通达,道理精微而说理完善,论证虽少却意旨明白,就能够让人领会其意图,从而让学生将自己的志向继承下去.
长善救失原则
教师还应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学记》把人在学习上容易犯的毛病归纳为四种:贪多务得、孤陋寡闻、掉以轻心、遇难则退.这四种毛病,因人而异.做教师的人如果能了解不同的人的毛病所在,就能够纠正他们的错误.教的基本目的,就是发挥学生的长处,改正他们的弱点.
2、《学记》关于教学管理的观点
入学的时候,要举行祭祀先贤的典礼,目的是表示对“道”的崇敬之心.然后演习《诗经·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白学以做官为目的.进学之后,击鼓集合,开箧讲书,以让学生敬重其学业.用“夏楚”二物来惩罚违反学规的学生,以约束其行为.不到大祭的时候,天子不举行视学的典礼,以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来完善自己的学业.平时经常查访,但不告诉学生,以让学生专心于学业.年纪小的人只是听课而不向老师提问,以表示尊重长者.《学记》认为,这七个 方面,乃是教学管理的最高原则.
3、《学记》关于求师与尊师的观点
《学记》认为,如果一个人懂得教学之盛衰的原因,他就有资格去当一名教师了.因此,称职的教师不仅懂得教学的基本原则,还能根据这种原则而实施自己的教学. 《学记》认为:治学的人知道追求最高学问的难易且知道所治学问的优劣,就具备了旁征博引的说理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能够做老师.只有具备了做老师的能力,才有能力做官长.只有具备了做官长的能力,才能够做一方之君.因此,教师在本质上是为学习做君主做准备的,故选择老师,就不能不慎重.
另一方面,治学的人最难做到的是尊重老师.只有真正尊重老师,“道”才能为人所尊信.也只有“道”为人所尊信之后,普通民众才知道治学.故此,贤明的国君是不把老师作为自己的臣下的.同要求教师需具备一定的教学水平一样,作为学生,他在从事学习时也需要懂得学习的技巧.善于学习的人,老师教的轻松,却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善于学习的人则刚好相反.善于向老师求教的人,先问简单的问题,然后再问复杂的问题.善于回答老师提问的人,亦根据问题的大小进行回答.
《学记》的价值 :
《学记》认为:单纯在立身行事上循规蹈矩,只不过能获得一点点好名声,并不足以得到民众的拥护;能够亲近贤人并能够关怀不在自己统治范围之内的人,虽然能得到民众的拥护,但尚不足以感化他们.因此,治理国家的人,如果要想感化民众、改变风俗,就必须借助于“学”.而要求“学”的根本原因,乃在于“人不学,不知道”.这个“道”,显然是指一种统治策略.所以古代的圣主贤君在建立国家、治理民众时,都把教人、学道当着头等大事来抓.只有通过“学”,才能够知道那些优秀的统治策略的优秀之处.正因为不断地“学”,才知道自己有不足;正因为通过“教”,才知道自己亦有困窘的时候.知道不足,才能时时刻刻检讨自己;知道自己会有困窘的时候,才能够发愤图强.所以说: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