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的读书人的生存状况,人生追求,科举制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13:04:00
封建社会的读书人的生存状况,人生追求,科举制度

封建社会的读书人的生存状况,人生追求,科举制度
封建社会的读书人的生存状况,人生追求,科举制度

封建社会的读书人的生存状况,人生追求,科举制度
封建社会很长的,自秦始至清亡,有两千多年.从3科举制度看,你想了解的可能是隋至清这段科举时期.
这漫长的时期里,读书人的人生追求实际上就是“入仕”,儒家四书就是要求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步入仕途,一展胸中抱负是当时读书人的人生追求.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读书人的追求是荣华富贵,这种现象到了宋代以后非常严重,因为宋真宗劝学诗里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云云.至于生存状况,这就要分开看待了,有些读书人家境很好,比如将相王侯、乡宦士族等等,而有些读书人家境贫困.可以说生存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读书人的志向和心态,有些读书人因为屡屡科举不中,在家乡饱受他人的嘲讽和白眼,我们读《儒林外史》时应该深有体会,我们百姓里不是一直流行“穷书生”一说吗,事实确实如此,考不中举人和进士,那些落魄的读书人整天受到精神上的煎熬和物质上的折磨,非常痛苦.
科举制从隋开始到清光绪结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朝的科举制在难度、内容和开考比例上各异.总的说来,明清科举最为死板,唐朝最灵活,宋代最简单.唐朝科举考的内容很多,也很杂,招揽的人才队伍里各色人等皆有,有人诗写的好,有人乐曲不错,有人字写的好,有人诸子百家精通.宋代大兴科举,除了犯罪的和当兵的,其他什么人都可以来考科举,而且招揽的人数也多了,不过内容是以儒家经典为主,诗词曲赋也考,不过已经不重要了.元朝一度废科举,因为元统治者看不起读书人.明清科举只考四书五经,内容非常的死板,必须是钦定朱子四书章句集注,读书人不用有自己的思想,必须代圣人立言.除了四书五经,其他的什么诗词和史籍掌故都不考,所以明清的读书人有不认识屈原,不认识李白的,还有不认识什么汉武帝,他们只知道“之乎者也”.明清科举最为称道的应该是“八股文”,如果我们能写出一篇八股,那么你这人的写作水平一定高,八股文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写作思维的具体化,它教你如何写,八股的内在逻辑性是很强的,对我们现在写作影响很深!
就是这些其实这个话题要谈到的内容是很多的,我推荐你看下《学而优则仕》这本书,它会告诉你那个时代那些读书人的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