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读后感怎么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7:41:53
历史读后感怎么写?

历史读后感怎么写?
历史读后感怎么写?

历史读后感怎么写?
《全球通史》读后感:除了戏说,历史自有使命
  这个春节,沈阳的鞭炮声比往年稀疏了不少,耳边难得清静,加上连日响晴,天空高爽湛蓝,这样的时光,真是读书的幸福光景.也是在这个假期里,我拜读了心仪已久的《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册,[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自觉获益不浅.
  这部书被称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十部书之一”,享有世界性的声誉,在我国也有大批热情的读者,国内一家著名的读书网站上,读者有关此书的书评数以百计.书的版权页显示,这是自2005年以来,该书中文版的第二版第19次印刷.其受到的追捧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这一现象颇值得玩味.在著史、读史方面,中国人向来很自豪,也很挑剔.我们在历史学方面有久远而光荣的传统,曾获得了不止一位洋学者的衷心佩服(包括本书的作者在内),而近年来的读史热也是一波赛过一波:说清史、说明史,一直说到春秋;讲明朝那些事儿,讲宋朝那些事儿,一直讲到先秦……是的,即使是在读史方面见过如此大世面的中国读者,对《全球通史》依然激赏不已.如若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本人地下有知,应该会为此欣慰吧?
  翻阅《全球通史》,我常常会想到司马迁那句抒怀名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和2000多年前我们伟大的《史记》一样,《全球通史》不满足于简单的史实陈述罗列,与《史记》中的那寥寥几行“太史公曰”的文字相比,斯塔夫里阿诺斯通篇都是用评论的口气来写作,甚至有些段落的感情色彩浓厚、有着诗一样的文字,让人印象极其深刻(这一点上,倒是和如今畅销的“说史”、“讲史”、“某朝那些事儿”有相通之处).比如,第二编中“游牧民对边缘文明区的入侵”一节,在描述古希腊文明在遭受外来入侵之前的情形时,书中这样写道:
  “专门经商的都是些外国人——腓尼基人或塞浦路斯岛人.他们时常来,来时总是携带着供平民用的零碎日用品和供贵族用的更为值钱的货物.这种单调沉寂的田园生活有时也为偶尔来访的行吟诗人所打破,他弹唱着战争的荣耀和杰出先人的丰功伟绩.”
  这就使得阅读成为一件趣事,成为一个生命与另外一个生命的鲜活互动:读者不仅能分享到作者的观点与逻辑,也有机会触摸到作者的诗意与情怀,同时还能深深感动于作者的真诚和纯粹.这种既不冬烘迂腐、又不刻意讨好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魅力,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即是所谓“风骨”.
  对于书中的一些具体观点,每个读者的感受和评价可能都不一样,但至少有一点我想应该会得到大多数读者的认同:湮没于昔日时光的历史所能启示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明君昏主的帝王教术、权臣枭雄的谋略厚黑、才子佳人的眼泪愁肠、英雄圣贤的野心抱负,还应该包括那些无数先人用血、用泪、用生命、用欢乐和苦难践成的历史发展轨迹,这一轨迹完全有理由成为我们今天存在感的一部分.
  历史在戏说娱乐的价值之外,自有其深沉的使命.